宁德龙井茶叶如何选择(宁德哪里有好茶)

宁德龙井茶叶如何选择(宁德哪里有好茶)

一、宁德茶叶介绍

1、红茶、绿茶、白茶、花茶,质地优良,名茶甚多。如:占福建三大工夫茶之二的“坦洋工夫”、“白琳工功夫”,以香高、味浓、色翠、耐泡四大特点著称的宁德天山绿茶,清代就闻名国内外的福鼎的“毫银针”,还有“香云”、“大白毫”“天山银毫”、“毛蟹”。

2、茶叶、食用菌、四季柚、槟榔芋、晚熟荔枝、晚熟龙眼、油柰、无核柿、板栗等畅销海内外,宁德还盛产大黄鱼、石斑鱼、对虾、二都蚶、剑蛏等海珍品。

二、茶叶如何分类等级

1、按茶的质量级别分类茶叶不同,级别也不同,一般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有的特级茶还细分为特一、特二、特三等,普洱散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十级,共11个级别,级别不同,品质各有差异,一般级别会印在相应的茶叶外包装上,方便消费者辨别。

2、同一花色的各种商品茶根据茶叶的老嫩程度划分的等级。等级编号由小到大,茶叶品质则由高到低。如炒青和烘青毛茶常分6级12等(每级含2个等,也有分7级14等),一级二等品质比二级三等好;精茶中的眉茶也分级,如特珍一级、二级;珍眉一级、二级……。外销眉茶为便于洽谈订货,常以一定号码表示花色等级。

3、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的,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制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即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绿茶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氧化最重。

三、福建宁德产什么茶叶

宁德市茶园面积、产量均占全省三分之一,居全国产茶地市之首,茶区多分布于风景秀丽之地,融汇山、海、川、岛、湖,景观独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何凭借这一优势,做好茶文化旅游这篇文章,值得宁德人好好琢磨一番。

茶文化旅游,是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的旅游开发。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宁德已树立起自己的旅游品牌和形象,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人。最好的例子是,去年,尽管受到台风“菲特”影响,但宁德各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仍出现“井喷”,达81.87万人次,同比增长48%。

宁德现有的著名景区都有茶园,这为发展茶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茶文化旅游,可将茶区与茶区周围的景点联系在一起,以茶为载体,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观赏民俗茶艺、品味名茶,融入闽东千年的茶文化。茶文化旅游品位高、魅力独特,具有其他旅游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有助于提升闽东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记者认为,宁德茶文化旅游可以按照闽东茶业的红茶(福安坦洋工夫)、白茶(福鼎白茶)、绿茶(蕉城天山绿茶、周宁官司茶)的布局来拓展,结合纵横境内的沈海、宁武、京台、沈海复线等高速公路和温福高速铁路、京福高速铁路,沿线布点,分别与福安白云山景区、福鼎太姥山景区、屏南白水洋、蕉城三都澳、霍童溪和周宁九龙漈等景区对应,从而形成以环三都澳为中心,以沿海的蓝色旅游、中部的红色旅游、山区的绿色旅游为主线,基本涵盖闽东所有景区的茶文化旅游线路。

要发展好宁德茶文化旅游,有关部门应充分发挥***作用,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撑,做到***规划、服务、监管,企业投资、开发、经营。

相关景区要加强茶文化研究,挖掘茶文化内涵,提高茶文化旅游项目层次,并在茶专家和旅游部门的指导下,设立富有特色的“闽东茶文化之旅”旅游产品和目的地,根据不同的主题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如,推出参观茶园,采茶,制茶,学习茶道、茶艺等自然主题项目,让游客参与体验茶风俗、欣赏茶艺表演、猜茶谜、唱茶歌、听茶戏、吃茶宴等文化主题项目,体会闽东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旅游公司应加强品牌塑造,开展茶叶博览会、茶文化节等活动,集茶史、茶俗、茶具、茶事、展览、学术交流于一体,宣传源远流长的闽东茶文化,提高闽东茶文化旅游的竞争力。

宁德比较有名的茶叶有哪些?拜托了各位谢谢

白茶:福鼎白毫银针,红茶:福安坦洋功夫,福鼎白琳功夫。屏南、周宁、寿宁高山绿茶

绿雪芽为历史名茶精品,是采摘太姥山云生雾长福鼎大毫、福鼎大白的茶树鲜叶,结合传统工艺,运用先进的有机生产加工体系,精心制作而成,绿雪芽有机绿茶有“形美、色翠、香高、味醇”四大特色。绿雪芽茶香似兰花而芬芳长久,有人称赞道“一杯在握,满室兰香”;绿雪芽有机绿茶的汤色嫩绿,清澈鲜亮;其滋味鲜爽甘醇,回韵长久而齿颊留香,有鲜橄榄的回甘,喉韵感强。它的叶张肥厚,持久耐泡,三泡四泡不走味,五泡六泡味犹存。 9001珍品绿雪芽,取之明前第一采壮芽,采时对时间、天气、手法及制作要求精、确、细、特。因经一个春天的积蓄,内含物极其丰富。成茶外形挺直、肥壮、重实、匀称,色泽翠绿鲜润、汤色浅黄明亮透彻,滋味鲜爽回甘,香气清雅。泡开后根根翠芽翩翩飞舞,耸立杯中如春笋破土,露出勃勃生机,极具观赏及品饮价值。

坦洋工夫分布较广,主产福安、拓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炒工夫名声也就不胫而走,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的50余年,埕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8年出口3万余组。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雇工3000余人,产量2万余担。收条范围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个县,成为福安的主要红茶产区。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余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当时民谚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后因抗日战争爆发,销路受阻,生产亦遭严重破坏,坦洋工夫产量锐减。50年代中期,为了恢复和提高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先后建立了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和福安茶厂,实行机械化制茶,引进并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茶树品种,1960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产量达8000余担。

坦洋工夫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其中坦洋、寿宁、周宁山区所产工夫茶,香味醇厚,条索较为肥壮,东南临海的霞浦一带所产工夫茶色鲜亮,条形秀丽。

天山绿茶产于福建闽东。其品质特点:条形紧结、肥壮,茶香似珠兰芬芳而久长,汤色碧绿、清澈鲜亮,滋味浓醇回甘,叶张肥厚、持久耐泡,冲泡四次余味犹存。为福建绿茶中的珍品,是窨制天山茉莉花茶的上等原料。其产品得到国内外饮茶爱好者的喜爱。

这里产茶历史已颇悠久。据载,远在唐代,中天山一带已有栽茶。所产茶叶的品种、花色,几经变革,遂形成现今的“天山绿茶”。1781年前后,天山“芽茶”曾被列为贡品。

历史上天山绿茶的花色品名繁多。按采制季节分为雷鸣、明前、清明、谷雨等;按形状分为雀舌、凤眉、凤眼、珍眉、秀目、蛾眉等;按标号分为巖茶、天上丁、一生春、七杯茶、七碗茶等。其中以雷鸣、雀舌、珍眉、巖茶最为名贵。

雷鸣茶是用早春“一声雷”时节采摘的茶芽制成,冲泡后芽尖向上,竖直悬浮于杯中,犹如破土春笋,颇有情趣;雀舌系“一旗一枪”初展芽叶制成,十分细嫩,形似雀舌;珍眉采制精细,成茶形状如弯眉,颇为秀丽;巖茶采自石隙巖缝所长茶树之嫩叶制成,馨香深远,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这些产品花色,有的业已失传,有的如天山雀舌......

晚熟荔枝盛产于霞浦、宁德、福安等沿海县

芙蓉李系福安、霞浦等县(市)特产。

猕猴桃产于屏南、寿宁一带山区县。

水蜜桃以福安、古田等县(市)盛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