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茶叶的质量如何保障这个问题,茶叶质量问题有哪些方面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茶叶的质量标准
茶叶的质量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茶叶应质地鲜嫩,叶形完整,色泽翠绿。
2.香气:茶叶的香气应清新持久。
3.滋味:茶叶的滋味应醇厚,口感柔和。
4.汤色:茶叶的汤色应清澈明亮,深浅适中。
5.底沉:好茶底沉鲜明,不含杂质。
6.渣沫:好茶泡出的渣沫匀密鲜艳,不含杂质。
7.产地:好茶应来自适宜生长的产区,具有特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
8.品种:优质茶叶应选用正确品种的原料制成,如龙井茶的“龙井18号”、“小叶种”等。
9.生产工艺:优质茶叶应选用合适的生产工艺,如乌龙茶需要经过半发酵工艺。
10.贮存条件:好茶应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下储存,以保持其质量和口感。
怎样高效的保证茶叶质量
保证茶叶质量,前提是正确使用化肥。茶的生长良好要归功于基肥施用适当,在去年10月底至11月初施的基肥,所施的肥料包括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用牛栏粪和饼肥混合,每亩1000公斤。复合肥采用氮磷钾养分含量为15-15-15的通用型复合肥,每亩施用30公斤。基肥的施用体现了时间早而位置深的特点,在茶树两侧开沟条施、深度在15到20公分处。由于基肥施用的早、深、好,春天茶树树梢生长萌发多,茶获得丰收。化肥污染是农田施用大量化肥而引起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的现象。农田施用的任何种类和形态的化肥,都不可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利用。化肥利用率,氮为30—60%,磷为2—25%,钾为30—60%。未被植物及时利用的氮化合物,若以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的NH4—N的形式存在,就会随下渗的土壤水转移至根系密集层以下而造成污染。可导致河川、湖泊和内海的富营养化;土壤受到污染,物理性质恶化;食品、饲料和饮用水中有毒成分增加。为防止污染环境,应对使用的化学肥料进行控制和管理。①防止化肥污染,不要长期过量使用同一种肥料,掌握好施肥时间、次数和用量,采用分层施肥、深施肥等方法减少化肥散失,提高肥料利用率。②化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增强土壤保肥能力和化肥利用率,减少水分和养分流失,使土质疏松,防止土壤板结。
③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增加磷肥、钾肥和微肥的用量,通过土壤中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的作用,降低农作物中硝酸盐的含量,提高农作物品质。④制定防止化肥污染的法律法规和无公害农产品施肥技术规范,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肥料的使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控制化肥对土壤、水源和农产品产生的污染。
如何保障我国茶叶质量安全
GB/T14456.1-2008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质量(品质)等级审评方法和判定依据
绿茶生产企业在执行GB/T14456.1-2008绿茶①标准时,因该标准未制定如同GB/T14456.2-2008绿茶②中详细的质量(品质)等级。就认为GB/T14456.1-2008绿茶①没有产品质量(品质)等级要求看没有质量(品质)等级审评方法和判定依据看其实是错误的。
一、GB/T14456.1-2008绿茶①已经明确对绿茶质量(品质)等级审评方法,依据,有以下规定:
(1)GB/T14456.1-2008绿茶①4.1.1规定:各品名、花色、等级的产品应符合该产品标准。
(2)GB/T14456.1-2008绿茶①5.2感官品质检验按照SB/T10157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③的规定执行。
(3)GB/T14456.1-2008绿茶①6.2.1出厂检验项目:感官品质、水分、碎末茶和净含量。
二、茶叶感官审评是达到鉴定茶叶品质的目的(SB/T10157-93-3定义③)
(GB/T23776-2009-3术语和定义④)
(1)茶叶审评方法
在GB/T14456.1-2008绿茶①标准中规定感官品质检验按照商业行业标准SB/T10157-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③执行,GB/T14456.1-2008绿茶①标准颁布执行后,国家又颁布最新的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④。
(2)茶叶感官审评茶叶质量(品质)的依据:
按照SB/T10157-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③中9项,10项,11项规定以标准样⑤、或成交样⑥相应品级的色、香、味等品质要求为依据对茶叶质量(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根据绿茶等级判定原则计算结果,再作出茶叶质量(品质)等级判定。
根据新法优于旧法原则,也可以按照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④6.1.1级别判定。对照一组标准样⑤,对茶叶质量(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根据绿茶等级判定原则计算结果,再作出茶叶质量(品质)等级判定。在GB/T23776-2009-6审评结果与判定中
④,有比
SB/T10157-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③更详细茶叶质量(品质)
等级判定方法。也可以采用品质感官记录,对各品质因子情况进行汇总,并计算出茶叶质量(品质)等级。
三、理化指标检验和感官审评密不可分共同保证茶叶质量安全绿茶经过GB/T14456.1-2008绿茶①4.2项理化指标、4.3项卫生指标只能够鉴定并判定绿茶产品质量是否卫生安全,但是无法鉴定茶叶质量(品质)的高低。所以国家制定一系列的SB/T10157-93感官审评方法③、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④、GB/T14487-2008感官审评术语⑦,通过对照标准样⑤、或成交样⑥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因子进行审评汇总计算,从而达到鉴定,判定茶叶质量(品质)等级的目的。
四、感官审评的法定要求和技术支持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制定的《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⑧要求茶叶生产企业必须配备食品检验员和评茶员⑧或评茶师作为茶叶生产许可证获证条件,缺一不可。必须由评茶员或评茶师做茶叶感官审评,鉴定茶叶质量(品质)工作。
五、感官审评的结果和表现形式
通过对照标准样⑤、成交样⑥级别或者根据绿茶等级判定原则计算结果为评判依据,再作出茶叶质量(品质)等级判定。经过茶叶感官审评后专业评茶员,评茶师就可以对绿茶质量(品质)的高低作出判定,其判定结果就通过茶叶等级区分出来,出厂检验合格后并标示在产品包装标签上。
六、GB/T14456.1-2008绿茶①标准的制定真正体现国家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1)全国绿茶品种数百个,系列产品分类近万个,如果国家标准要精心编制,细分制定标准,将堪比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所以GB/T14456.1-2008绿茶①标准体现了坚持企业为主原则,提高标准的适用性。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贴近经济,紧跟市场,服务企业,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使企业成为制定标准、实施标准的主力军。
(2)GB/T14456.1-2008绿茶①标准的质量(品质)等级标示后更容易保证茶叶质量安全,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尊重消费者,更容易让企业合法赢得细分市场。
七、结论
综上所述,得出GB/T14456.1-2008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对绿茶的产品质量(品质)等级是有要求、有审评方法、有判定依据。
如何判断茶叶的品质
普洱茶熟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滋味醇厚回甘,具有陈香。优质普洱茶应具有以下特征:
①外观:干茶匀整,紧压茶松紧适度棕红、棕褐色。
②汤色:优质的普洱茶汤色明亮。
③香气:主要辨别香气的纯度,一定要区别霉味和陈香味。霉味是一种变质的味道,陈香味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多种化学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物质产生的一种综合香气,似桂圆香、红枣香、槟榔香等,总之是令人愉快的香气。普洱茶香气达到较高境界即为普洱茶的陈韵。如有霉味、酸味或其他异味均为不正常。
④滋味:滋味醇和(清爽带甜味)、爽滑(爽口、爽滑是高品质普洱茶的味道)、回甘(茶汤入口有明显的回甜味)。刺激性不强,没有涩味,口感很舒服。
⑤叶底:生茶叶底为青栗色或深栗色,叶条质地饱满柔软,弹性好,有光泽;熟茶叶底暗栗色或黑色。
普洱茶熟茶茶饼
普洱茶熟茶茶汤
OK,关于茶叶的质量如何保障和茶叶质量问题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