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蝉如何防治虫害呢(茶叶病虫害种类及防治)

茶叶蝉如何防治虫害呢(茶叶病虫害种类及防治)

一、如何种植茶叶

一、气候条件\x0d\x0aa、气温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x0d\x0ab、光照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x0d\x0ac、雨量和湿度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这样的雨量和湿度最适宜茶树生长。\x0d\x0a二、土壤条件\x0d\x0a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适宜茶树生长,土壤结构要求保水性,通水性良好。上层深度1m以内没有硬盘层,土壤要求呈酸性反应,PH值4.5—6.5(4.5—5.5最适宜),茶树是嫌钙植物,石灰质含量0.2%以下,地下水位在地表1m以下。酸性土壤之所以特别宜于种茶,首先是酸性土壤为茶树提供了自身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根部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对土壤给予茶树共生的根菌提供了理想的共生环境,从而改善了茶树的营养与水分条件。\x0d\x0a三、地形条件\x0d\x0a坡度小于30℃,海拔1500m以下;我国名茶大多产于高山大川;“高山出好茶”的根据除了高山多云雾外,因温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味和嫩度;但这也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不是山越高越好,事实上平地也有产好茶的。

二、大青叶蝉虫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1、冬季彻底清除果园及附近的杂草,这是根本性的措施;树干刷白涂药,阻止产卵;灯光诱杀成虫;因该虫在晚秋季节喜欢聚集在秋菜和杂草上危害,果园不宜间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但也可以根据其习性,有计划种植少量诱集植物,集中喷药诱杀;人工按压幼嫩枝条上的月牙形的虫卵。

2、(2)药剂防治适时喷药防治,大青叶蝉产卵时,对气温要求严格,不降霜绝不产卵,降霜后立即产卵,所以,在降霜前2天或降霜当日,立即喷药,可杀死园内的大青叶蝉,园外的又不能迁入,此时是喷药防治大青叶蝉的关键时期;大青叶蝉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特别敏感,如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药后20分钟全部死光。

三、黄蝉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原菌为子囊菌亚科真菌,包括煤灰真菌和新煤灰真菌。其无性阶段多为传播烟草霉菌。用病原菌的浅层菌丝体越冬病部或病体,用介壳虫分泌的蜜露作养料繁殖,靠风雨和介壳虫活动传播。前期,受害植株的部分或大部分枝条呈黑色,患病部位长满黑色霉菌,使手有黏糊糊的感觉。发病后期,叶面黑霉可部分脱落,叶片黑白斑驳,重染植株光合作用受阻,长势差,叶片脱落早,观赏价值大打折扣。

植物要放在通风的环境中,保持空气流通。一旦发病,可喷40%速杀乳油1000-3000倍,或40%乐本乳油1000倍,或25%优地灵乳油2000倍,或喷50%抗蚜威乳油2000-3000倍。

黄蝉是同翅目尾孢属的一种害虫,寄主范围广,是危害黄蝉的主要害虫之一。雌成虫和若虫吸食黄蝉枝叶汁液,可造成黄蝉营养不良、生长衰弱、开花结果受阻,甚至造成黄蝉枝条枯死。黄蝉和红蜡蚧一年发生一代,受精卵雌成虫在树枝上越冬。次年5、6月为越冬雌虫产卵高峰期,卵产于体下,产卵期长达一个多月。一定时间后,刚孵化的若虫爬行,以寄主为食。一般6小时后开始泌蜡,15天后可形成星芒蜡毯。一旦形成蜡层,防治效果就不理想。

人工防治,在红蜡蚧发生的前期,及时清除虫体,或剪去许多昆虫的枝叶,集中消灭。园艺,加强对黄蝉的修剪,改善空气流通和光照条件,会减少黄蝉和红蜡蚧的危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