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怎么挑选好的大红袍茶叶
大红袍属于“叶红镶边”半发酵茶品。其条索壮结,匀整,色泽深褐鲜润。
开汤汤色呈深橙黄色,清澈透亮。一经冲泡,满室韵香浓郁,香气幽长、绵绵无尽。仅闻茶香,便神清气爽、怡情悦性。
滋味醇厚顺滑。汤水过喉则回甘生津,牙间留香。耐人寻味。
细看叶底,叶底发酵均匀,叶底软亮,绿叶红镶边。
大红袍叶底以嫩绿、黄绿、明亮者为好,深绿色较差,暗绿、青绿为次,最忌红梗红叶、病虫斑、焦叶等。总的来说,审评大红袍要从叶底的老与嫩、厚与薄、软与硬、暗与亮等方面去评比,凡嫩、厚、软、亮的叶底表明毛茶品质好,凡老、薄、硬、暗的叶底都属品质低劣者。
清代梁章钜早已提出“活、甘、清、香”四字。因大红袍在武夷岩茶系列中最为“重味以求香”,不同于安溪茶的“以香而取味”,这是鉴别的最重要原则。香有纯与不纯、锐短与幽长、青与熟、重与飘等区别,味有浓淡厚薄、韵的显露程度和持久性长短之分。
活:系指润滑、爽口,有而无滞涩感,喉韵清洌。
甘:系指回甘时间短而快捷,清爽甘润。
清:系指清纯不杂,清快舒适,清丽明亮(指茶汤、叶底)。
香:系指口含茶汤有芬芳馥郁之气,冲鼻而出,饮后有齿颊留芳之感。
浓:系指浓而厚醇,无明显苦涩感。
厚:系指茶底厚薄,啜之有骨。持久不变,可谓“舌本常留甘尽日”之感。
韵:即指“岩骨花香”中的岩骨而言。
持久性:系指口腔舒适的持久性,而不是苦涩及杂味的持久性。优质茶饭前饮之。饭后尚感有余味。
二、怎么挑选好的大红袍茶叶
1、辨别大红袍茶叶香气是否纯正、高低和长短。香气以高而持久者为好,其次为香高而不持久者,香低而短者品质较差,凡有烟、焦、酸、馊、霉、闷及异味的品质最差。
2、是大红袍茶叶内含物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色泽,俗称“水色”。评大红袍汤色主要看茶汤的深浅、亮暗、清浊等。不同品种有不同的汤色要求,毛茶评审以嫩绿色为上品。审评大红袍汤色必须在审评滋味前进行,如果先尝滋味,茶汤减少,各碗容里不一,碗中汤色就深浅不一。
3、大红袍茶叶是饮料,滋味的好坏是决定大红袍品质的关键因素。审评滋味必须掌握茶汤温度,过热过冷都会影响滋味评审的准确性。太热难以辨别滋味;太冷滋味开始变化,回味转苦或淡,鲜味转弱。尝滋味的最佳汤温为100度左右。汤味有浓和淡、强和弱、醇和涩、甘和苦、爽和滞之分,还有焦、烟、馊、酸及其他异味等。大红袍茶叶不同,滋味要求是有区别的。大红袍茶叶的滋味是以醇和爽口回味转甘为好。
4、审评大红袍叶底的方法,是将浸泡后的大红袍茶叶全部倒在叶底盘中或杯盖上,用手指铺平拨匀,观察叶底的嫩度、色泽、匀度。叶底嫩度以嫩叶、茶叶大小开面含量多少来衡量。用手指压叶底有柔软感,呈平伏状的表示嫩度好。叶表面光滑有亮光的嫩度较好,粗糙有皱纹的嫩度较差。看叶底色泽,主要看色泽的调匀度和亮度。大红袍叶底以嫩绿、黄绿、明亮者为好,深绿色较差,暗绿、青绿为次,最忌红梗红叶、病虫斑、焦叶等。总的来说,审评大红袍要从叶底的老与嫩、厚与薄、软与硬、暗与亮等方面去评比,凡嫩、厚、软、亮的叶底表明毛茶品质好,凡老、薄、硬、暗的叶底都属品质低劣者。
三、怎么挑选好的大红袍
一代、二代的说法,仅适用于用种子播种成苗的茶树,也就是有性繁殖。但是,大红袍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无性繁殖培育成功,也就是剪取带一个成熟叶片和腋芽的短穗枝条进行繁殖成苗。
大红袍无性繁殖培育成功后,通过科研技术对比教科研组织专家确定,无性繁殖的大红袍已经完全具备了母树大红袍的品质特征。
所谓的“二代”大红袍,其实就是母树的克隆体。无性繁殖的大红袍与其母本之间品质基本是一致的,无性繁殖的大红袍口感并不亚于其母本,同时香气更高,更富有岩韵。
目前市场上各类的武夷山大红袍,分为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以及拼配商品大红袍。
母树大红袍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内6株茶树,它们都是种子繁育长成的。这6棵母树大红袍年产不过一斤多,并且在2006年保护性地停止采摘了。
纯种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
商品大红袍是指用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一般有4-5个品系的茶叶)。岩茶当家品种肉桂、水仙为拼配主料。
1、首先不要纠结一代二代、纯种大红袍或商品大红袍,只要是在良好的自然生长环境下生长,加以优秀的制茶工艺,那便是好的大红袍。
2、不要在景区买茶。众所周知,好茶难得,好茶难买,恰好中国有很多景区又是茶产区,比如西湖有龙井,太湖有碧螺春,武夷山有大红袍、肉桂等。因此,很多茶友萌生了一个想法:去原产地买茶。但是,真相是,知名茶产区的好茶往往在上市前甚至提前一年就已经被众多茶商预定,顶尖好茶则不会进入流通领域。如果非要买,就别买太贵的茶,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当买个旅游纪念品。
3、懂茶,靠自己。了解所购大红袍其质量标准如何,然后凭借自己的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用“一看、二闻、三摸、四尝”的方法加以鉴别。选一些适合自己口味,价值相符的茶品就好,既不过份追求高档,也不盲目迷信包装,性价比合适的茶就好。
4、不懂茶,靠别人。通过熟人买茶,找到有好信誉的制茶者或商家。除了去实体店以外,还可以去一些企业品牌自营的微信店铺里购买,也可到一些有专业背景的电商平台上去买茶,这样相对会靠谱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