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送给蒙古国的茶叶是什么茶(内蒙古喝什么茶)

湖北送给蒙古国的茶叶是什么茶(内蒙古喝什么茶)

一、湖北向蒙古国回赠物资,“羊来茶往”,你觉得合乎礼仪吗

1、湖北向蒙古国回赠物资之前,蒙古曾经向我们捐了3万头羊,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因为他们自身的地形基本都是丘陵地区,因为纬度比较高的原因,种植水稻以及我们这些常见的农作物也不太合适,所以羊是他们那里主要的经济产物。

2、我们也回赠了一些东西,当然回赠的价值有上升没下降,可以说不光湖北有这样的回赠行为,湖北是我们的一个省,我们的国家当然也有回赠的行为,他们需要的那些东西,比如口罩,日常的生活用品之类的,我们也会觉得很多的,因为我们国家湖北的这个经济体,量的规模跟蒙古就已经差不太多了,如果算是整个国家的话,经济体量完全是他们余不了的,所以我们真的这些东西是非常讲究礼尚往来的,别人跟我们捐的,我们不看对方到底捐了多少,只要有这份心意尽了自己的力量,我们就觉得对方是我们的朋友是好朋友,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我们也会帮助对方。

3、时至今日,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已经毋庸置疑了,可能国外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质疑中国的军事力量之类的是否足够强大,但是几乎大多数国家都得承认,中国现在已经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国际力量了,我们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说社会治理状态都超过大多数现有的世界国家虽然我们很强大,但我们强大的同时并没有走霸权的道路,一直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我们非常愿意和其他的国家交朋友,奉行多边主义,不搞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奉行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所以很多国家是愿意跟我们一起玩的。

4、国强必霸的理论是美国提出的,他们是走这样的道路,那并不代表我们走这样的道路,我们即使强大了,走的同样是和平发展的道路,我们可以做到双赢,避免联合博弈,我们发展同时能够带动周边国家的发展,中国和蒙古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他们愿意跟我们一起玩,并且愿意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我们自然也会回馈给他们。

二、宜昌回礼蒙古国7000份好茶启运,宜昌最好的茶叶是哪一种

1、随着蒙古向我国捐赠的3万只羊全部“到货”之后,中国讲究礼尚往来。现在我国也要回礼了。我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在千挑万选之下,选择了宜昌出产的好茶。

2、在12月2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捐赠蒙古国生活物资宜昌站启运仪式在宜昌举行,这批生活物资有宜昌最有名的特产——采花宜红茶,采花宜红茶又被称作宜昌功夫茶,可见它在宜昌饮食文化中的地位,还是中国功夫茶的主要品种之一。宜昌采花宜红茶冲泡之后香气持久甘醇,香味浓郁,回味甘甜,营养价值丰富。研究表明,红茶是富含类黄酮的饮料之一,可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一杯红茶对特定自由基的抗酸化作用比大蒜、西兰花、胡萝卜和卷心菜这些蔬菜都要强。多喝红茶还可以健胃、利尿、抗衰老。研究表明,红茶对延年益寿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对女性、体力劳动者等等人群非常友好。

3、作为一个喜欢喝茶的人来说,茶文化也是构成我国文化体系中厚重的一部分,自古以来,我们便有饮茶、品茶的习惯,借这次回赠蒙古国,可以用宜昌的特产——采花宜红茶,既表现了我国礼尚往来的美好传统,又能展示我国的特产,一举两得。

4、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回赠的茶中还有一款长盛川青砖茶,同样也是湖北这边的特产,来自西南部山区海拔800多米的高山茶源,位于三峡富硒茶区境内,是茶中精品。这款茶的性质温和,不影响睡眠,可随时饮用。可以长期收藏保存,越老越香,份量足。

三、3万块湖北青砖茶回赠蒙古国,中国的茶文化是怎样影响世界的

为了感谢蒙古国“千里送暖羊”的深情厚谊,12月8日,湖北省政府用1.5万份共3万块赤壁青砖茶作为捐赠物资之一回赠给蒙古国,以表达对蒙古国政府和人民的感谢。

所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羊来茶往”体现的正是泱泱大国礼尚往来的传统美德。

赤壁是万里茶道的源头城市,有中国青砖茶之乡、中国米砖茶之乡和中国名茶之乡、世界茶业第一古镇之称。

说起“万里茶道”,这是一条以运送茶叶为主的古商道,南起福建武夷山,延伸至俄罗斯彼得堡,串联中、蒙、俄三国200多个城市,全长1.3万公里。

在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赤壁羊楼洞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镇,聚集了200多家茶庄和加工作坊,成为国际茶叶贸易名镇。

赤壁青砖茶经由“万里茶道”走向世界,占据世界茶贸易的半壁江山。

赤壁青砖茶主要是边销茶,古代为了方便运输,最开始做成草帽状,叫帽盒茶。后来改成茶砖,叫青砖茶。为了便于草原兄弟辨认,上面留有“川”字记号,一直延用到现在。

青砖茶隶属于黑茶的一个分支,是中国黑茶的代表之一。主要产于湖北赤壁市羊楼洞古镇,以后发展到汉口、襄阳等地,已有两百多年的生产历史。

刚刚落幕的2020“一带一路”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就是在羊楼洞古镇举办的。

位于湖北的赵李桥茶厂“川”字青砖茶,是其中历史最为悠久,同时也是最早一批被国家认定的“中华老字号”。

乾隆年间茶商雷中万开办“羊楼洞茶庄”,茶庄设在庙场,开始制造茶砖。

《中万公传》有“砖茶之源,万年洞庄”之说,《湖北通志》记载:“同治十年,重订崇、嘉、蒲、宁等六县各局卡抽派茶匾章程中列有黑茶及老茶二项”,这里老茶即老青茶。

湖北生产“青砖”的历史悠久,久负盛名。

19世纪下半叶经中国出口的茶叶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0%,汉口输出占国内茶叶出口的60%,其中以湖北产老青茶砖比例最大。

据《茶业通史》记载:“新中国成立后,青砖茶集中在湖北赤壁的赵李桥茶厂大量生产,以满足边销的需要。”

直到今天,这里生产的青砖茶和红砖茶还在继续源源不断地销往我国内蒙、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漠北地区,同时外销欧美和日、韩等二十多个国家。

万里绵延茶路,千载文化交融。青砖茶及茶文化早已超越国界,成为连接中西的纽带。

这次湖北回赠的这份礼物算是送到大家心坎上了,蒙古国草原面积广阔,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农牧业的基础。居民日常饮食以乳制品和肉制品为主,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很高,少量食用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等食物。

茶叶作为一种饮品,有降脂肪、促消化的功效。边疆塞外少数民族对茶的喜好,甚至到了“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程度。

而且说起来,这青砖茶的产生也正是源于这些高寒、高脂肪饮食地区人们的生活需求。

需求量大的同时,再加上过去运输与贮藏的困难较多,刺激着茶商们不断改进茶叶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经过百年的积累才逐渐形成了如今这种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橙红,叶底暗褐的青砖茶。

如今,有着悠远历史的青砖茶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喜爱,在目前种类繁多的茶叶市场,这种后发酵茶因其独特的品质,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人们品味着青砖茶,仿佛在领略异域的风情,倾听远古的声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