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叶的香气 来自于怎么炒
1、首先,将采摘来的茶叶清理一遍,把躲藏在里面的小虫子、碎屑清理干净
2、采摘茶叶时最好选择这种“一芯一叶”的,味道更好,更清香。
3、洗干净锅,烧热后,就可以把茶叶倒进去。大锅受热面积大,茶叶不会堆成一堆,另外,柴火灶好控制火候。
4、然后小火,不停地用手翻炒。动作要稍微快些,不然茶叶会烧焦。
5、用手炒更灵活,而且不能戴一次性手套,所以,在炒茶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
6、控制火候,就这样不停地翻炒。注意不要烫伤手。
7、十多分钟之后,可以一边翻炒,一边用手揉搓,这样可以使叶子的更好地卷缩。
8、一个小时左右炒至这个颜色时,就要加快翻炒的速度。
9、再过四十分钟左右,当茶叶炒至这个颜色时,就差不多可以出锅了。
10、出锅时,用报纸垫着盛在容器里。摊凉。第二天就可以泡着喝了。
二、怎样炒茶叶好看又好喝
1、在岛城,过了谷雨,一些茶场往往不再做茶,茶园里的鲜叶也就不采了。有些朋友与茶园老板熟识,趁茶树还没修剪之前,采一些茶鲜叶来,体验茶园采茶的乐趣。
2、除了这些大的茶场,岛城还有不少荒芜的野山茶,面积颇大。这些茶园种植于上世纪60年代末,各地都有,到春茶时节,也会去采一些鲜叶。比如我的丈母娘家的菜园子边上种着一行茶树,当菜园篱笆,春茶上来时也能一次采个1-2斤鲜叶,能炒个几量干茶。
3、采茶回家后,是要做成茶叶的,要不鲜叶就浪费了,也浪费了采茶时的美好愿景与感受,下面就来谈谈在家里炒制茶叶的方法与要点。
4、在家里炒茶我推荐炒制炒青,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炒青的工艺简单,即杀青、揉捻、烘干;或者说如果不揉捻直接炒干也是可以的;其二是家庭炒杀时因杀青可能存在问题,可以通过后期揉捻、做型等手工方式提升茶的滋味,从而弥补一些缺陷。
5、首先是需要有一只锅,是什么锅不大重要,铁的、铝的、不粘炒锅、平底㶽什么的都可以,锅选择稍大一点,这样鲜叶不大容易跑出来。炒茶前㶽要清洗一下,尽量把油脂洗干净些就可以了。
6、其次是棉质纱手套,一只就可以了,在杀青时温度较高,不戴手套手会吃不消。
7、三是找几个装茶叶的容器,有竹制的小团箕之类的最好。
8、茶叶采回家后,是需要进行摊放处理的,不能新鲜的就直接进行炒制,由于家里炒锅的局限以及炒制的经验不多,鲜叶水分含量高时杀青时水汽会很多,手会感觉非常烫,容易使鲜叶粘在一起,杀青往往不匀,后面炒的茶就有青味及红杆。所以还是要先摊放。摊放的程度以手感软实,抓一把捏时能成团,松开后能自动散开为宜。
9、先用煤气灶把锅加热,手感锅有点热后改中火,当手放在离锅底5厘米左右的地方感觉很热时,可以戴上手套,把茶叶放进锅里去杀青。一般茶叶杀青用量是一次一大把加一小把的量,锅大的可以放二大把,但不能过多。(大把的概念是手张开尽量的抓鲜叶)鲜叶放下去后会有“吱”的声音,如同炒菜时发出的声音有点类似,杀青的要点是适当地压一下,然后把压到锅底的茶叶翻上来,抖一下散发热气与水分。一般一锅鲜叶杀青时间为5分钟,要求锅温较高,翻得稍快,尽量不要焦掉。温度的高低可以从手上感出来,当热得吃不消时可以关一下火,或翻得更快一些,当感觉温度不够高时应把火加大一些。
三、茶叶怎么炒制才香
1、茶叶在被杀青炒制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老祖宗发明的杀青法,就是在茶叶被采摘下来后进行第一轮加热炒制,去除嫩叶青苦味道又保持了嫩绿颜色,防止发酵变色腐烂。
2、这些被杀得半蔫吧的茶芽要放凉了,进行最后一次炒制,这次就是关键了,有的茶要揉搓,例如:碧螺春、信阳毛尖类,有的茶要按在锅底“炒”,例如:龙井类,有的茶要团按修型,例如:四川的竹叶青,有的茶要边炒边抖,例如:毛峰类。
3、我国茶叶的主要杀青方式有滚筒杀青、锅炒杀青、热风杀青、蒸汽杀青、微波杀青、蒸汽热风混合式杀青等。采用微波、热风、蒸汽、锅炒和蒸汽-热风组合等不同杀青方法。
4、因为在杀青过后茶叶中的含水量明显提高,如果马上进行揉捻,茶叶中的茶汁很容易被挤出,让成茶失去应有的色泽,使其变成暗黑色。杀青过后,要等茶叶中含水率降至40%左右时,再开始揉捻。这样茶汁才不会外溢,才能制作出成色好的绿茶。
5、如今制茶最好使用烘干机烘茶,烘干机不带异味能够有利于制出色香味较好的绿茶,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如果茶叶没有达到足干,在存放过程中就会逐渐出现问题,茶叶的品质会随之下降,最终会导致茶叶价值下降。